資本寒冬下,新經濟公司這一年
2019 年已經翻篇。
這一年,你經歷了什么?
過去這一年,資本圈依舊熱鬧——電子煙燃起了 2019 年的第一個風口,緊接著共享單車巨頭ofo的落幕讓共享經濟的風口淪為一場泡沫;新經濟公司扎堆上市,P2P平臺競相清退;豬肉漲價,互聯網公司裁員;熊貓直播倒閉、阿里巴巴二次上市……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
資本圈,從來不缺故事。
值此新年之際,資本邦推出《 2019 年終報告——他們的這一年》年終系列策劃報道,聚焦資本圈的各個角們,看看過去這一年,他們經歷了什么。
是為第一篇,主角是“資本寒冬下的新經濟公司”。
【正文】
資本寒冬仍未過去。 2019 年,創業公司的日子更加艱難。據IT桔子, 2019 年共有 336 家新經濟企業倒閉,存量公司繼續上演淘汰賽。
市場不再盲目追逐偽風口,過去幾年依靠密集融資和大額補貼的商業項目不再受到投資人的青睞,資本回歸理性,偽需求、偽痛點正在被市場加速淘汰。潮水漸退后,裸泳者原形畢現。
曾經處在偽風口賽道的企業紛紛倒閉:
——昔日的共享單車頭部企業ofo至今無法兌現退還押金的承諾;
——一度被資本追捧的社區電商平臺愛鮮蜂已經停止運營,APP已下架;
——孫正義砸下百億投資的共享經濟代表WeWork上市失敗后,走上重組自救之路;
——由王思聰助陣的熊貓直播因燒錢耗盡于 2019 年 3 月宣布關停;
——從 2018 年開始的P2P爆雷潮一直延續到了今年,包括拍拍貸等一眾上市公司紛紛走上了去P2P化的道路。
據相關數據整理發現, 2019 年新經濟公司的死亡原因大致可歸結為:市場、團隊、產品、資金、運營、外部環境六個方面,其中虛造市場偽需求是新經濟公司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其次還有不少新經濟公司因商業模式匱乏,業務過于分散和業務調整而喪生。
沒有熬過這次資本寒冬的初創企業壯烈陣亡,還有一批留下來的新經濟公司則紛紛選擇“上岸”,希望在二級市場融資輸血。
自 2018 年以來,中國新經濟公司扎堆境外上市。據資本邦不完全統計,自 2018 年以來,國內共有 54 家新經濟公司在美股或港股市場上市,其中 2018 年有 33 家, 2019 年有 21 家(截至 2019 年 12 月 10 日)。
但是,對于一些公司來說,上市只是另一場危機的啟幕。對于那些炒作概念、揮金如土,但缺乏自身造血能力的獨角獸,二級市場的投資人并不買賬。因此造成了部分企業上市火熱背后上市破發、市值倒掛的尷尬情形。
據資本邦統計,在上述境外上市的 54 家新經濟公司中,只有 13 家公司的股價實現增長,其余 41 家公司的股價均下跌。這意味著,76%的公司處于破發狀態。
然而我們依然能夠看到一些新勢力的崛起:
——截至 2019 年 12 月 27 日,拼多多(PDD)上市至今股價累計上漲超過100%,市值達到 456 億美元,超過百度(BIDU)。
—— 2019 年 6 月在美上市的跟誰學(GSX)上市至今股價累計上漲近110%。
——頂著爭議赴美上市的瑞幸咖啡(LK)股價漲幅也達到114%。
——在港二度上市的阿里巴巴(09988.HK)短短一個月內股價漲幅達到21%。
—— 2019 年 11 月赴美上市的房多多(DUO)股價已經上漲19%。
可以看出,上述新經濟公司已經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肯定。
幾家歡喜幾家愁。我們不禁好奇:在這些新經濟公司中,誰受到資本熱捧,誰又被市場拋棄?為什么一些新經濟公司爭相流血上市?誰又是它們背后的推手?
<